别让某些伪AI技术伸向你的钱包
8月21日,国产3A游戏大作《黑神话:悟空》上线引发全球关注,让我关心的不是它有多火,而是因为悟空而引发出来的AI乌龙事件。大概事件过程就是在必应搜索中输入“黑神话悟空客服”,错误地显示了机锋网员工的个人手机号,而非官方客服电话。此外,还有两个错误的电话号码被标记为客服,其中包括第一财经版权部的联系电话。其主要原因就是微软必应AI因根据机锋网发布的有关《黑神话:悟空》文章而错误检索机锋网留下的联络电话当成了《黑神话:悟空》的客服联络电话。
人工智能AI是当前热门前沿的科技技术,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利用这一科技技术来增加自己的研发,生产和销售能力。而且真正的AI技术确实在各方面具有明显的提升力,且具有巨大的科研和生产价值。
越来越多的外贸从业者和企业,也在引入AI,比如阿里国际,在新的续费中,已经额外增加了6000元的AI绑定费用,也就是将基础外贸通由原来的29800,变成了35800元AI升级版。如果说真正有效的AI辅助能帮助商家提升销量,那确能物有所值,只是目前更多的是商家在怀疑,观望,也不知道绑定的AI是否真的有用,或是是不是真的值这6000元。不管怎么样,在人家平台混饭吃,必然就得遵守人家的规则,可能商家也只能选择进,或退,而无其他商讨可能。
有哪些伪AI技术?
因为《黑神话:悟空》的微软必应AI事件,个人觉得有必要梳理一下,如何别让某些伪AI技术伸向你的钱包。以下是一些利用AI或伪装成AI技术诱导用户付费的情况,这些情况虽然不一定违法,但存在道德或商业伦理问题。它们通常利用用户对AI技术的兴趣或不了解来进行商业操作:
- 夸大AI功能的营销手段
情况: 产品或服务虽然包含了一些AI技术,但企业通过营销手段极大地夸大了AI的实际功能和效果。例如,声称其AI能够精准预测市场走势或识别复杂的健康状况,但实际上AI只是提供基础的分析功能,远没有达到宣传的效果。 - 伪AI自动化工具
情况: 某些工具或软件声称使用AI自动化流程(如内容生成、社交媒体管理或广告投放优化),但实际上只是预设的规则或简单的算法,没有真正的AI能力。这类工具往往要求用户订阅付费服务,但实际价值远低于宣传。 - 付费“AI”咨询服务
情况: 某些公司提供“AI咨询”服务,声称使用AI技术来提供个性化建议或优化方案,但实际操作中,这些咨询可能只是基于传统的数据库查询或简单的统计分析,用户为此支付的费用可能过高。 - AI驱动的低质量内容生成
情况: 一些在线平台提供基于AI的内容生成服务,声称能够自动撰写高质量的文章、博客或广告文案。然而,这些AI生成的内容可能质量低下,甚至充满错误或不连贯,用户支付的费用与获得的实际价值不符。 - 伪AI教育课程
情况: 在线教育平台推出“AI课程”,声称通过学习可以掌握AI技术或相关技能,但实际内容可能非常基础或与AI无关。用户为这些课程支付高额费用,却未能真正学到实用的技能。 - AI品牌的高溢价产品
情况: 一些企业利用AI作为品牌的一部分,推出高溢价产品,如“AI智能电子”或“AI增强型家电”,声称其产品利用AI进行定制化服务或优化效果。实际上,这些产品的AI成分微乎其微,且其效果与传统产品并无显著差异。 - 伪AI创业服务
情况: 创业孵化器或服务平台声称可以利用AI帮助初创公司加速发展,提供AI驱动的市场分析或客户获取工具,但这些服务实际并不涉及AI,只是包装后的传统咨询服务,且收费昂贵。 - AI标签的低质量软件
情况: 一些低质量的应用软件打着AI的旗号,声称能够通过AI提供独特功能(如AI助手或AI聊天机器人),但这些功能可能是简单的脚本编写,或仅限于预设的回答方式,用户为此支付的订阅费用并不合理。 - AI驱动的心理或生活教练
情况: 某些心理或生活教练应用程序声称利用AI分析用户的情感状态或生活习惯,提供定制化建议和方案。然而,这些AI分析可能只是基于简单的问卷或规则系统,未能真正实现个性化定制。 - AI主题的营销噱头
情况: 一些公司在产品发布或市场推广中利用AI作为营销噱头,吸引用户关注和购买,但实际产品与AI技术无关,或仅在产品中微量涉及AI元素,用户可能会为此支付不合理的高价。 - 伪AI身份验证服务
情况: 一些平台提供所谓的AI身份验证服务,声称能够通过AI算法识别真假用户,增加平台安全性,但实际上这只是基础的身份验证技术,没有AI的参与,且可能收取高额费用。 - AI驱动的虚假个人化体验
情况: 某些在线平台声称通过AI为用户提供高度个性化的体验,如推荐商品或内容,但实际上这些推荐只是基于简单的用户行为跟踪,没有真正的AI参与,用户支付的高级会员费可能不值得。 - AI“定制”产品或服务
情况: 某些服务平台声称能够通过AI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的产品或服务,如AI定制的服装、家居或装饰,但实际上这些定制服务是通过预设模板实现的,AI的参与非常有限。 - 伪AI驱动的广告优化
情况: 广告服务平台声称利用AI技术优化广告投放,提升转化率,吸引企业购买高价服务包,但实际上广告优化的效果并未达到宣传水平,企业投入可能无法获得应有的回报。 - AI测试或诊断工具
情况: 某些在线平台提供基于AI的测试或诊断工具,如职业性格测试、健康状况分析等,声称结果是基于AI算法生成,但实际上只是基于简单的规则或数据匹配,用户支付的费用与结果的价值不符。 - AI驱动的虚拟资产管理
情况: 某些平台推出AI驱动的虚拟资产管理服务,声称利用AI算法优化用户的虚拟资产组合,如NFT或加密货币投资,吸引用户支付管理费用,但这些服务的AI成分可能只是表面功夫,缺乏实际有效性。 - 伪AI数据分析工具
- 伪AI客户关系管理(CRM)系统
- 伪AI翻译工具
- 伪AI社交媒体营销工具
- 伪AI外贸邮件营销系统
- 伪AI供应链管理系统
- 伪AI视觉检验工具
- 伪AI外贸询盘跟踪系统
- 伪AI市场研究平台
- 伪AI外贸支付风险控制系统
- 掌握基本的AI概念,如机器学习、深度学习、自然语言处理等,了解这些技术的实际应用范围和局限性。对AI有一定的了解,能够帮助您更容易辨别出那些夸大宣传或根本不具备AI能力的产品。
- 详细了解产品的功能说明和技术实现。如果一个产品声称使用AI,但无法清晰解释其AI技术的运作方式或具体的算法,这可能是一个警示信号。
- 查看该产品是否与知名的技术公司或学术机构合作,以及是否获得了相关的行业认证。没有实际AI技术支持的产品往往缺乏这些背书。
- 查阅使用过该产品的其他客户的评价,特别是在行业论坛或专业网站上的反馈。看看这些评价是否提及产品的AI功能是否名副其实。
- 要求试用或演示,观察产品的实际效果是否与其宣传的AI能力相符。有条件的话,可以将相同的条件在统一大模型ChatGPT/Stable Diffusion/MidJourney等等得到横向对比结果来判断,伪AI产品往往提供的结果不如预期,甚至可能完全无效。
- 警惕那些声称能解决所有问题的“全能”AI产品。AI技术通常是针对特定问题进行优化,不可能同时在多个领域表现出色。
- 伪AI产品常常以低价或免费模式吸引用户,试图通过快速扩展用户群体来获取利润。真正的AI产品由于开发成本高,通常价格相对较高。
- 如果对某个AI产品的真实性有疑问,可以邀请AI领域的朋友或专家进行评估。这些专业人士能够帮助您识别伪AI产品,并提供有效的建议。
这些情况虽然不一定违法,但可能存在误导用户或让用户支付不合理费用的风险。用户在选择这些产品或服务时应保持警惕,仔细评估其实际价值,避免被夸大或伪装的AI功能所误导。
外贸中的伪AI技术
说到AI技术到外贸行业的应用,通常是用来做数据收集和内容文案制作,也有更多的企业将AI扩展到一些无人值守的智能回复,对于平台来说,可能这一种非常大的噱头来吸引更多的商家入住,至于是否真的有用,还取决于不同行业。可能对于某些行业,可以用AI来代替一些重复性非常高的常用问题。
在外贸行业中,一些伪AI产品打着人工智能的旗号,实际上却没有真正的AI技术支撑,旨在利用用户对AI的信任来牟取利益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伪AI套路以及它们具体的操作手法:
基本操作手法:
这些工具之所以称之为伪AI,实际上只是基于预设规则,预设对比或预定义的模型或模板来给出结果。但这些结果通常只包含公共数据和基本统计,缺乏深度分析。它们并没有真正的数据挖掘或机器学习算法支持,提供的分析结果甚至是过于简单或无效的。另一部分可能也只是利用爬虫技术,结合搜索引擎技术,将网络上的结果数据进行重新组合,而非真正的基于基础数据的AI算法来自我学习和生成新的内容。
这些伪AI产品通过夸大自身的AI能力来吸引外贸企业的关注,并收取高额费用。然而,企业在使用这些工具后,往往发现其效果有限,甚至对业务带来负面影响。识别这些伪AI套路,选择真正有价值的AI技术对于外贸企业来说至关重要。
Say Something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