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生常谈:如何正确合理地安排每一天的时间
很多的专家,大师都曾谈过这个问题,如何正确合理地安排每一天的时间。甚至很多作家也以此问题出书来详细教大家如何安排好时间。也有很多人开发出了不同的工具来帮助人们去安排时间,使用时间来提供效率。
大家比较认可的方法,比如美国管理学科提出的‘四象限原理’,也就是按事件的轻重缓急来处理。帕累托法则用“80/20法则”分配时间,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发现的。他认为,在任何一组东西中,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,约20%,其余80%尽管是多数,却是次要的,因此又称二八定律。还有番茄时间管理法。
所有这些方法,工具都是以不同的角度来教人们来管理他们的时间。今天我也来老生常谈,我从一位前辈那里学到一种方法,虽然没有执行,但自我感觉会非常有效,故而以此文记录。
这个方法就是:Creation before Consumption 先生产后消费
Creation解释含义是创作,创造。Consumption解释就是消费。通俗讲,我们每天24小时是公平的,如何有意义地,正确合理地使用它们,如何在生产创作和消费中分配。
那么这里说的creation创作生产和consumption消费是什么意思?
例如我们上班族每天都要面对很多事情,早上起来运动,学习,打卡上班,下班娱乐睡觉。creation创作生产就是你在做创造价值的事情,运动为身体健康而运动,学习为提高自身知识,工作为公司企业创造经济效益,可能还会兼职做一些额外收入;consumption消费就是一种被动状态,或是消磨时间。追剧,刷抖音,看头条,刷微博,玩游戏,逛街,游玩等等。这些活动实际上就是在消费你的时间。
所以这个时间管理方法是最实际的,最具有生活气息的,最直接粗暴的。就是你现在用的时间能不能为你带了直接的好处。这个好处就是能不能为你带来经济效益,或是为你的生活带来好处。
这个时间管理方法要求你每时每刻要去思考,而不是按照其它的时间管理法按部就班地执行。要去思考每天要花多少时间投入到可以为你的生活带来幸福感,能够提高你的生活质量的工作或是创作中去。你现在正做的事情是否可以为你创造价值,经济价值,还是社会价值,还是可以积累人脉,资源。亦或是为你以后的工作或创作提供资源。
是不是相当现实?
为什么不现实点?其实其它的时间管理方法也是现实的。只不过他们有文化,把他们的时间管理方法讲得很科学化,理论化,文学化。让人觉得非常有条理,有蕴含,有思想,有深度。而且还非常乖巧,让人接受它,并喜欢上它。番茄时间管理法,以25分钟为一个时间周期,专注一件事,中途不允许做任何与该任务无关的事,直到番茄时钟响起。绝大部分人都会接受它,并喜欢它。
而这里讲的creation before consumption先创作后消费,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使用好每天的时间。让每一分钟都能够处理一些实际有意义的事情。
今天我们其实大部分人都在被动地阅读别人强加给自己的信息。头条,微博,短视频等等这些信息出现在你的面前,不是随机的,而是计算机根据某种需要有目的地推送到你面前。可以敢断定,你所看到的信息有80%并不是你想要的,或者你会说,我在刷这些信息就是为了寻找我需要的信息呀。
可是你是按照人家设定的机制在翻页,翻开的第二页也是计算机已经计算好的。可能翻开的页面会出现你想的信息,但你得消费掉80%的时间去看一些无关的东西,那些强加到你大脑里的信息,你还要花时间去处理,它还会占据在你的脑海中,占用你的时间,这些过程又延长了80%之外的时间,也就是你得花超过80%的时间去处理这些本不需要出现在你面前的信息。
很多人会用学习作为借口,细想一下,你真的在学习吗?而你又学到了什么?你花掉多少时间去学习了多少东西?你学到的东西是不是值得花这么多的时间?
学习是一个有系统,有条理,有计划的过程。更是一个有目的,需要自己运用一切工具去得到自己的答案的过程。主动学习比被动学习更加有效。与其在别人推送给你的信息中寻找答案,还不如运用自己的知识和工具去搜索你想要的答案,这样更直接有效。
走题了!
本文目的就是为了让我记住:先完成好自己的创作,输出自己的内容,再去消费其它的时间。
[…] […]